
-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 教材信息
本课程为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子项目,属于技艺传习类课程。本课程通过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巧儿刺绣”的创始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刺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夏音合作,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为在校师生、社会访客、刺绣产业从事人员等用户对宁夏刺绣在技艺学习、匠心涵养、非遗文化传播与交流等方面构建开放式、网络化“辅教”、“能学”自由灵活的网络教学资源。本课程通过挖掘和整理宁夏刺绣特色,充分展现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借助于不同类型的“颗粒化教学资源”,完整地、全面地介绍和呈现宁夏刺绣的历史发展、匠心精神、民俗文化、精湛技艺和创新发展等。
-
《宁夏刺绣》课程大纲
课程性质:技艺传习类课程
课时:34课时
适用专业:通适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包含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内容。手工艺的表现形式是把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附着在具态化物品当中,可以说是人类劳动以及智慧之凝结,同时也是民族的自身特色、文化内涵、审美表达的重要体现。非物质文化视角下的传统手工艺不仅范围相当广,而且类别也很多,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使其具备了特殊的属性。在当前现代工艺的巨大冲击之下,非物质文化视角下的传统手工艺逐步丧失了传承以及可持续发展之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着眼于当前文化产业大局,积极采取措施,创新非物质文化视角下的传统手工艺传承策略。
通过对宁夏刺绣的学习,不仅学习宁夏刺绣的历史,传承宁夏刺绣的技艺,
在实践中学习,在巩固完善宁夏刺绣技艺的同时,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并在推广、宣传宁夏刺绣文化的过程中留下历史文脉,保留历史印记,成为传承宁夏刺绣文化的使者。让先辈人遗留下来的宝贵精华,完美地契合当下发展需要,展现与时俱进的艺术形式和符合新时期审美需求的格调。
(二)设计思路
1、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技术操作和实际应用。教师通过对宁夏民间刺绣传统手工业介绍,使学生深入了解刺绣的发展历史,名人名家,生产流程,精品等信息和资源;通过对刺绣作品制作流程、工艺和产品推广创新的教学和示范,使学生能够进行一般的宁夏刺绣手工业的艺术实践,逐步走上创作的路子,从而进一步弘扬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意义的历史艺术。
强调产品创意设计与市场化运作。通过翔实的市场调研,研究市场对刺绣类非遗产品的需求,形成较为清晰的市场认知;通过比对市场同类产品的包装设计,寻求刺绣类非遗产品的市场生存空间,研发符合市场的非遗产品包装设计,并与宁夏刺绣非遗作品传承人联系,对包装设计进行推广、尝试参与市场竞争。
二、课程目标
该课程的核心技能在于刺绣作品的制作流程和关键环节技法的掌握以及刺绣创作鉴赏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宁夏民间刺绣手工技艺的历史、流派和风格,掌握刺绣的发展史;
2、了解制作宁夏刺绣作品的工序,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3、了解宁夏刺绣的特殊工艺和技巧;
4、了解回族刺绣的创作特点,掌握创作思维方法;
5、了解宁夏刺绣在当代和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产业再造的发展方向;
6、了解宁夏民间刺绣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人和代表作品。
(二)技能目标
1、能用多种针法完成绣品的制作。
2、能用艺术表现技法创作刺绣图;
3、能用材料和工具完成刺绣作品的糊裱以及后期工序;
4、能独立完成一副绣品;
5、能用刺绣进行主题装饰。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提升学生在传统文化创意方面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匠心修养和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的非遗传承和市场性保护意识。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模块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课时安排
1
工艺简史
历史沿革
了解刺绣的发展历史
了解宁夏刺绣的发展史
了解宁夏刺绣的流派
了解宁夏刺绣发展现状
了解宁夏刺绣在现代的用途和产业再造方向
能叙述宁夏刺绣的发展史
培养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培养学生传承与弘扬的责任意识。
4
文化影响
了解刺绣的传说故事
了解刺绣的文学作品
了解刺绣的民俗风情
能叙述刺绣相关的传说、文学作品、民俗、用途等
2
2
名家名作
代表人物
了解宁夏民间刺绣技艺传承人
了解宁夏回族刺绣技艺传承人
能叙述各传承代表人物的基本情况及工艺区别
1.培养学生的非遗传承和市场性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
名家名作
了解宁夏刺绣代表作品
了解作品的鉴赏要点
能叙述宁夏刺绣的种类和代表作品
2
3
工艺流程
预备阶段
了解宁夏民间刺绣作品一般的制作过程
了解认识完成刺绣作品所使用的工具。
3、掌握底布的固定手法
1、能辨识常用的绣针、绣线等刺绣工具。
2、能通过织架、手绷等工具完成底布的固定。
培养学生的匠心修养和创新意识。
4
制作底稿
确定要制作的绣品功能和用途。
搜集或者自行设计符合绣品特点的图案底稿
完成底稿的打印和设计
将底稿应用到底布上
能搜集、选择或设计图案底稿
能将底稿使用到底布上。
培养学生的匠心修养和创新意识。
4
绘画
了解宁夏民间刺绣图案风格。
了解常用的宁夏刺绣图案题材及含义。
掌握底布刺绣图案的绘画流程
了解图案绘画工艺
能创作刺绣图案
能应用相关工艺
培养学生的匠心修养和创新意识。
4
使用刺绣针法
1、了解材料和制作工具的特点。
2、掌握刺绣作品局部制作流程
3、掌握刺绣作品使用的针法
能选用适合的绣针、绣线。
能熟练使用讲授的针法。
培养学生的匠心修养和创新意识。
4
4
推广应用
刺绣制作项目
掌握宁夏刺绣制作过程
掌握刺绣工艺
能独立创作一样刺绣作品
培养学生的非遗传承和市场性保护意识。
4
主题展示策划项目
了解宁夏民间刺绣的推广应用价值、方式和成功案例
了解展示布置的方式方法
能独立策划刺绣的主题展示
4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讲义编写
本课程是一门以学生技能掌握为主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教材的编写建议根据课程标准,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实训操作题目,让学生通过大师的实践,在实践中体现理论知识,充分体现工匠精神的合适教材。
教材的编写应结合本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尽量涵盖所涉及的宁夏刺绣技艺研习所需要的素质项目内容。
(二)教学建议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了解刺绣的发展历史和宁夏的民俗风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宁夏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的重要性。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机械的知识灌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主,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的专业素养。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
3、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强调教师理论的讲授,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充实教学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引导学生,使学生沿着本课程设想的任务模块和评价标准前进。
(三)教学条件
为更好地组织教学工作本课程授课需要有独立的工作室,面积在30平方以上,上课人数以10-15人为宜。
(四)教学评价
平时的作业考查。每次所布置的作业和练习,都计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40 %。主要作业有:刺绣制作(含各步骤及主要工序)、创作(织品图案绘制、针法)、推广应用(策划方案)及课堂提问、参与讨论等方式。
课程结束的考试以创作作品为主,进行综合考查,给出学生分数。主要考查的内容和指标有:①刺绣的工艺效果,包括选材、针法、色彩、图案等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整体是否和谐美观;②刺绣的艺术表现效果;③刺绣作品的综合应用。
课程教学结束后,利用学校有限的环境和条件,展出并推广学生的刺绣作品,扩大教学影响和教学覆盖面。
(五)课程资源
1、宁夏回族自治区非遗(刺绣)传承人李夏英刺绣作品、劳务培训视频、图片、讲稿等。
2、宁夏吴忠市巧儿刺绣有限公司实践基地。
3、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手工工作室。
-
暂未设置教学指导
-
暂未设置教材信息